登 录
收藏页面 设为首页
  • 最新资讯
  • 协会公告
  • 行业信息
  • 协会活动
  • 分支机构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 > 行业动态 >行业信息

打造区域医疗健康信息化的“昌平样本”

发布时间:2019-11-29 10:23:41      点击数:      来源:

随着《北京市改善医疗服务规范服务行为2019年行动计划》和对应40条“任务清单”的出台,北京市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全面促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做出具体要求。作为人口密集,且外来人口众多的区,昌平始终紧扣协同、互通、共享等“关键词”,从大处着眼,力争走出一条应用新理念、新技术,适应群众新需求、新变化,不断创新医疗服务的道路。

  2019年9月,以当地居民为主要用户的“北京昌平健康云”App(下称“健康云”)及其医生端正式上线。两个多月来,围绕该平台的建设推广,昌平区在医疗服务流程、缴费支付方式、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信息管理等方面都在悄然发生变化。

  能预约的不只是挂号

  “很多医疗App存在功能受限、用户接受度不高等现象。”在规划设计“健康云”的过程中,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谭光剑做了一番详尽的调研。他认为,“一款整合各种功能的App看似简单,但背后需要强大的互联互通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支撑。在平台搭建的基础上,根据业务要求和居民的服务需求,不断推出一个个成熟的功能模块。”

  昌平区自2015年起着手整合区域全民医疗健康信息平台。经过4年的构建,“健康云”一经亮相,其预约功能便以成熟的面貌展现在居民面前。

  据昌平区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主任谷永洁介绍,目前,“健康云”的挂号预约服务已经覆盖全区所有二级以上医院、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清华长庚医院、北大国际医院等部分市属医院,以及北京天坛医院等区外三级医院。“健康云”通过与这些医院公共号源池的“链接”,为辖区百姓就医挂号提供了便捷的选择。此外,接入“健康云”的三级医院为昌平社区医疗机构预留了一定比例的号源,患者是否需要到三级医院治疗,身处基层的家庭医生说了算,从而大大提升了他们的主动权。

  昌平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王大夫日常主要工作是婴幼儿疫苗接种。“以前,接种室里经常是孩子和家长排长队,哭闹声混成一片,有时又冷冷清清。自从使用‘健康云’App,实现了疫苗接种分时段预约,中心可根据工作情况提前设定不同时段的预约人数,还可根据预约人数灵活安排门诊工作人员,避免了排长队现象,工作环节也更加安静、卫生了。”他建议,“如果能在App上推出一些疫苗科普知识、常见接种问题答疑的内容就更好了。”

  除了预约挂号功能,“健康云”还实现了多项公共卫生服务的预约。“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因排队、沟通不畅等原因引发的矛盾大多集中在公卫方面,尤其在人口集中的社区,这些问题更加突出。”谷永洁表示,为了让这些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预约是最好的办法。通过“健康云”,居民可在自己属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时段预约叶酸发放、母婴建档、预防接种、儿童体检等公共卫生服务,再根据预约时段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自助机上取号。

  “为了拿个靠前的号,我经常一大早六七点就过来排队。自从用上这个App,离接种日还有好几天就可以提前在网上预约,哪个时间段方便我们就预约哪个时间段,再也不用起大早排队了,孩子大人都方便。”家住昌平回龙观社区的1岁女孩欢欢(化名)的妈妈说。

  家庭医生怎样签约,找谁签约?这是很多居民的困惑。为此,昌平将家庭医生服务的一部分“搬”到网上,在“健康云”上推出“预签约”服务。居民可在线了解家医签约基本流程、团队、服务包等信息,并在线完善自己的基本信息,自主选择签约服务包和签约团队,进行预签约。之后,居民根据预约时间与家庭医生见面,进行现场签约即可。

  “家庭医生服务的‘痛点’在于居民‘被签约’。通过‘健康云’,居民不仅能了解自己可享受什么服务项目、服务的过程、完成进度,还能自主选择中意的服务团队。接受服务后,居民可对家庭医生进行线上评价,从而给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参考,为其他居民提供借鉴,还能督促医生提高服务质量,这是‘一举三得’的事。”谷永洁表示,通过“健康云”,昌平已搭建家庭医生和居民的线上交流平台,家庭医生可直接与签约居民进行交流,并查看其检查检验结果,从而提高家庭医生和居民的“亲密度”。

  随时随地“掌握”自己的健康

  健康中国行动提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但多数人很难做到时刻将自己的历次就诊、检查检验结果、用药等健康信息携带或记录。

  能否通过一个信息平台,让百姓随时能查询到自己的“健康档案”?在“健康云”设计最初,谭光剑就提出了这个想法。在将区属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打通”后,这个想法已经变为现实。

  昌平社区居民注册“健康云”并实名认证后,即可查看自己在区域内的全部就诊信息。为了保护隐私,平台将向居民手机发送验证码,输入后方可查看自己在昌平区内的就诊记录、用药、检查检验结果、体检报告等信息。随时能查阅,随时能调取,居民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掌握”自己的健康。

  “居民对自己的健康档案关注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质量不高、不全面、多遗漏。我们目前只将区内医疗机构的患者电子病历信息进行整合。而让居民掌握自己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信息,单打独斗显然不可能实现,需要打通全市,甚至全国的信息系统。”谭光剑坦言,“很高兴,昌平迈出了第一步。”

  在其他与居民健康息息相关的信息方面,“健康云”在研发过程中也给予充分考虑。例如,孩子入托、入学等均需要用到的“小绿本”(预防接种本),很多人表示,在漫长的保存过程中,有丢失的可能性。如果把预防接种的历史数据放在线上,形成“电子预防接种本”,就方便多了。当前,“健康云”已据此研发出相关模块,正在进行测试,与市级计免系统数据对接后,居民即可在线查看历次接种信息。

  药品的功效、使用方法、禁忌证等信息一直为居民所关注。而获取这些信息,除了查阅药品说明书,多通过互联网检索,信息质量难免良莠不齐。“健康云”推出了药品查询服务,将超过12万种药品说明书汇总,并委托专业公司对药品数据库及时更新,居民可随时查询,获得权威的药品使用信息。

  昌平具有良好的中医药应用基础,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较高,但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未设置中药房,患者拿到医生处方后,只能去药店抓药、煎药。为此,昌平区构建了区域煎药及药品配送服务平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开出药方后,流转至煎药中心进行审方,由煎药企业进行调剂、煎煮和包装,再配送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者只需按时取药即可。同时,患者可在“健康云”上查看处方信息、煎药及配送状态。

  让回家支付成为可能

  在昌平区一所幼儿园工作的张女士已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日前,她出现流感症状,像往常一样来到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拿药。与以往不同的是,她申请成为信用支付用户,体验了一把回家付费的便利。“我在医院只刷了医保卡,到家后在线支付费用,不仅不用排队,还能清楚地看到医保和自付费用的账单。我给这项服务点赞!”

  在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下,需在每个服务环节完成一次医保费用分解和缴费,才能进入下一服务环节,这也是目前患者就诊等候时间长、就诊体验不佳的主要原因,便捷的医疗结算支付服务一直是患者的迫切需求。如何让患者真正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将支付的场景从院内拓展到院外,在参考了其他地区的经验后,谭光剑决定,将征信体系的概念引入服务流程,建设区域医疗结算综合服务平台。

  由于医疗费用具有第三方(医保、商保等)参与支付的特殊性,只有打通医保支付才是真正、完整的信用医疗。在历经1年半的磨合后,昌平“信用医疗”与医保系统完全打通,首先在区内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服务。授信患者在挂号、检查、取药环节均可“一路畅通”。就诊结束后,患者通过自助机确认费用,结算支付平台将自动分解医保费用,将自费部分账单推送到患者的“健康云”App,在48小时内通过手机支付即可。

  “健康云”自2019年9月5日上线至今,信用医疗申请用户已达1700人,截至11月25日,已有238人次使用信用医疗账户支付。目前,各项数据还在上升中。可以预见的是,患者在院内停留时间缩短,可改善医院秩序,进而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那么,具备什么资质才能成为授信用户呢?用谭光剑的话说,就是“熟人”,即区内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当这部分授信用户逐步培养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区内企事业单位员工、学生等信用较高的群体将被逐步纳入授信对象。

  为了督促用户按时付款,系统根据用户的信用结算还款情况,将其划分为“白名单”“灰名单”和“黑名单”3种类别。恶意欠款超过20日的用户,会被平台自动拉入“黑名单”,永不能享受信用医疗服务。

  “当前,信用医疗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谭光剑坦陈,要想走得长远,与公众信用平台对接是最好的选择,这将打消一些医疗机构的顾虑。好的平台、好的制度,以及医患双方对便捷医疗服务的共同期待,才是信用医疗生存、发展的土壤。

  目前,昌平区正在与北京市信用数据平台进行对接,将把北京市信用模型相关数据嵌入昌平信用医疗平台,为该区居民的信用医疗审核提供社会信用依据。

  如今,昌平区内下载注册“健康云”App的居民越来越多,这个“四通八达”的软件也更多地影响着昌平人的生活,为他们带来更多服务和便利,也带给他们安全感和归属感。而谭光剑对“健康云”的构想远不止于此,他期待将更多的医疗服务“搬运”到线上,让居民足不出户享受“轻问诊”和“身边的护士”等新型服务。“健康云”也可以成为一款新颖的社交应用,搭建患者与患者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朋友圈”,让更多人主动参与到自我健康管理和健康生活氛围的营造过程中。下一步,“健康云”将向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铺开,让更多居民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