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收藏页面 设为首页
  • 最新资讯
  • 协会公告
  • 行业信息
  • 协会活动
  • 分支机构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 > 行业动态 >最新资讯

国家下令!规范网售处方药!

发布时间:2020-04-27 15:39:27      点击数:      来源:

对于处方药,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销售都存在争议,而网售处方药因为更不可控,存在更大争议。虽然网售处方药能让消费者更方便获得药品,但相对于用药安全而言,便捷性显然要让步。因此,网售处方药的放开需要更完备的前期准备工作。

近日国家药监局在相关网售药品监管会议上明确指出,“规范网售处方药行为”,又一次引发业内关于网售处方药放开的讨论。

从“禁止”到“规范”

42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管司召开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和药品流通监管工作调度视频会(简称会议),全面部署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和年度药品流通监管工作,明确监管任务,提出工作要求,维护药品网络销售秩序,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明确表示,重点打击“海淘神药”、“民间偏方”、非药品冒充药品等无证产品和无资质经营者,严厉查处网络非法销售疫苗、血液制品、麻精药品和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行为,规范网售处方药行为,全力消除风险隐患,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从“禁止”到“规范”,网售处方药走过了很多年。

2000年以前,国内尚未出台医药电商相关政策,彼时网售处方药以及非处方药均是被明令禁止的。2000年之后,网售非处方药率先逐步放开,如2005929日,原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布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中,规定药品零售企业只能网售非处方药。但网售处方药仍处于禁止状态。

2014年,《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允许取得相应资格证的互联网平台销售处方药。

20165月,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叫停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原因是试点过程中暴露出第三方平台与实体药店主体责任不清晰、对销售处方药和药品质量安全难以有效监管等问题。紧接着,国家发改委彻底禁止网售处方药。一时间,网售处方药进入了政策冰冻期。

之后,关于网售处方药是否放开一直是业内讨论的重点之一。

直至2019826日的新版《药品管理法》让网售处方药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点。该药品管理法重新划定网络药品禁售范围,规定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等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得在网络上销售,而处方药并未直接列入禁止网售之列。

“法无禁止皆允许”,新法的规定为以后处方药的网售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业界认为此举是为处方药网售“松绑”。

疫情推动网售处方药进程

近年来,药品网络销售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网上购药因其方便、快捷而受到越来越多公众青睐。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限制社交距离、人员居家隔离的情况下,网订店送的网络售药模式,在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会议指出,网络售药作为新兴业态,守法经营、“线上线下一致”的原则不可违背,质量安全的底线不能突破,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不能扰乱,药监部门应予以规范引导,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在互联网+渗透到各行各业的今天,处方药销售触网是一个现实需求促成的结果。有需求就有市场、有交易,一刀切的禁止并不是最好的办法,疏通路径才能更好规范新业态发展。也是因此,新版《药品管理法》传递了管理者鲜明的态度,重点在于建立规范上。

2019年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督管理司副巡视员徐胜敏透露,药监局正在研究制定《药品网络销售监管办法》,该监管办法允许有条件放开网售处方药。

徐胜敏表示,当前药品网络销售存在的问题有:无证经营、无资质的个人违法售药,假冒、伪劣产品违法销售,处方药违规销售,夸大宣传、非药品冒充药品现象普遍,药学服务不到位,配送环节有隐患。目前监管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新业态、新挑战、新问题层出不穷,法规滞后;互联网的虚拟性、隐蔽性、跨地域,导致取证难、处罚难;传统的监管思路、监管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意味着,监管必须与时俱进。

除了配套的准入和监管政策,网售处方药真正要放开,还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核实处方真实性问题,这个处方应该是可以追溯到是哪个医生开具的;第二,医保在线支付问题,处方药网售才真正有市场;第三,药品可追溯问题,确保市场秩序和群众用药安全。

而疫情期间,因为特殊原因,慢病处方药某种程度上已经实现了“网络销售”,也推动了“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保等政策的落地。

会议也强调,创新监管方式,探索信息化监管手段,督促落实第三方平台管理责任,实现“以网管网”;同时要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借助药品追溯信息和网络交易留痕信息,提升监管针对性和靶向性,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监管”。要构建与新监管体制相适应的监管制度,并加强部门协作,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国家级网售药品监管系统上线

会议通报了国家药品网络交易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监测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监测系统于201712月启动建设,201811月份完成验收,已实现对开展网络药品经营活动的电脑PC端网站、微信微博等的社交平台以及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微店等网络移动客户端的监测覆盖,完成了与国家药监局相关药品行政许可及经营许可数据的对接。

监测系统还打通了违法违规线索的发现、处置和反馈的各环节信息,纵向实现国家局、省局、市局上下三级联动,横向实现省局间跨区域线索信息移送处置流转,实行药品网络销售监管闭环可溯源管理。会议强调,对监测系统移送的监测线索,各级药监部门要迅速行动、及时调查、依法处理。国家药监局将适时采取派出督查组等方式,对有关省份专项整治开展情况进行督导。

网售处方药的逐步放开是大势所趋,规范和监管,是网售处方药的关键。国家级药品网络交易监测系统的建设和监管的纵向、横向联动,将为网售处方药提供更好的成长土壤和发展环境。

有业内人士认为,网售处方药的规范不要特殊化。网售处方药只是提供了一个处方销售的新终端,因此在处方药销售过程中,应当遵守药品经营的有关规定,也就是凭方售药,解决处方来源真实性问题。

而监管,尤其是有效监管,在两个环节发力很关键:一是消费者环节,需要及时把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反馈上报;二是监管环节的执法力问题,要有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能力和态度。

我们都知道,处方药必须有处方才能售出。虽然不少人认为,处方药是医生和药师的事情,但严格来说,处方药首先是病人的事情,关乎病人的用药安全和生病安全,因此病人有这种态度和意识非常重要。要知道,即使是在医疗发达的美国,滥用处方药和错误用药的行为也很常见,伤害到很多人的身体健康。

从现实来看,网售处方药放开的脚步算得上扎实和严谨,如果按照这个前进速度,网售处方药彻底放开应该不会太远。